九天之內,習近平再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表日期: 2020-05-24    來源:文章來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他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發揮我國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潛力和作用。

 

習近平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但也面臨著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目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

 

習近平強調,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九天之內,習近平總書記再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

 

此前,在5月1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亦強調要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

 

而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各類中央會議皆在頻頻強調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釋放了強烈的積極信號:

 

4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強調,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註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壹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不僅是中央層面,近期各地方政府也密集出臺政策,不斷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新興產業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湖北省日前表示,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現代金融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山西省也明確提出,要全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打造信創、大數據、半導體、光機電等數字產業集群。

 

除此之外,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山東等省市近期都紛紛出臺政策,進壹步加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

 

5月12日,國家發改委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未來將進壹步加大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推動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更好服務新興產業。並推動商業銀行優化供給,提出符合地方產業發展特色的綜合性金融支持方案。

 

經濟新常態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我國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同樣對地區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還成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利潤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力。據深交所披露,截至2020年4月底,創業板上市公司共807家,其中超過九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過七成屬於戰略新興產業。

 

自2016年底國家發布“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制定出臺了壹系列重要文件,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營造日益完善的法制政策環境。

 

數據表明,近十年來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年均7.5%的中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17.1%的高速增長。

 

而此次疫情正在從非常規角度進壹步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倒逼社會治理的完善,更按下了經濟和社會發展“智理”快進鍵。各地搶抓“數字機遇”,讓城市更聰明,工業能智造,經濟更智慧。我國新壹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產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網購、共享經濟、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逆勢增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期。

 

值得關註的是,在5月23日的聯組會上,習近平也關註到了民營企業的情況,強調民營企業發展要不斷破解難題。

 

他指出,民營企業是在中國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壹開始確實是壹片荒蕪,但從夾縫中成長起來了。這也恰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篳路藍縷開出的壹條路。今天,民營企業發展到如此之規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如此之貢獻,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同時期破解不同的難題,要不斷去探索,不斷去奮鬥,不斷去克服困難,走上新的發展道路。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全球造成了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經濟沖擊,這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學家的共識。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衰退,對經濟的沖擊主要集中在需求側,但此次疫情使供需兩端同時受到沖擊,其影響更為復雜持久。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昨天在分析經濟形勢時所言:“我們還要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壹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必須在壹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

 

中國經濟雖然受到嚴重影響,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也對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強烈的負面沖擊,但我國已經率先采取措施,減輕經濟放緩的影響。

 

國家審時度勢提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布局新基建,是促進創新、以及應對經濟急劇放緩的財政手段之壹,不僅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拉動經濟發展,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而且能有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更將成為中國在未來引領智能經濟時代的新動力、新引擎。

 

據CVSource投中數據,從2020年4月中國VC/PE市場各行業交易案例數量來看,醫療健康、互聯網、IT及信息化、制造業、人工智能排在前五位。在全社會投資恢復緩慢的情況下,新興產業部分行業投資遙遙領先,這意味著全社會投資正在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各領域加速轉移。新興產業投資也成為目前提振產業投資的關鍵。

 

後疫情時代,如何化危為機,是我國產業結構轉型面臨的重要關口。對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尤其是政府引導基金來說,要落實好上文所述國家發改委的重要指示,進壹步加大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更好服務新興產業。

 

當前,我國企業發展迎來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風口。股權投資行業更應在項目布局中搶抓先機,響應中央號召,努力搭好新基建便車,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